狡兔三窟告诉我们的道理 狡兔三窟是什么意思

人们耳熟能详的“狡兔三窟”的故事来源于《战国策.齐策四》:“狡兔有三窟,仅得其免死身,今君只在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今为君凿二窟”。

故事简要是:一窟,冯瑗替孟尝君买义,为他日后失宠找退路。二窟,说服梁惠王来请孟尝君,以提高他的威望。三窟,将齐国的祭祀器分到他的封地,使之进可攻退可守。说的是古代官僚政客们为官狡诈、八面玲珑,皆为自己预先设计好退路,使之柔韧有余,立于不败之地。

经过研判,本人拙见是野兔子有很多的窝,而且是一个窝会有几个出口,以备不测,防范入侵之敌。而且狡猾的兔子不吃窝边之草,其目的是掩人耳目,让那些虎视眈眈的来犯之敌看不见自己的洞穴所在。

其实,我们现代人在演绎“狡兔三窟”之法时,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当今官场个别腐败之人,就是最好的例证。他们为保官位,阳奉阴违,暗度陈仓,为掩盖不义之财,绞尽脑汁,分散、转移财产,而平时不敢显山露水,佯装正人君子,可惜兮兮,但法网恢恢、疏而不漏,最终之结局非狡兔三窟所能应验。

在日常生活之中,本人虽崇尚柔韧有余、张驰有度之人,但绝不与心怀诡计、玩弄手段之人为友为谋。但在生活中,这种人却大有人在,而且是“狡兔三窟”,伪装好的也会“不吃窝边之草”,有时会迷惑你的双眼。但这种人往往会经常与谎言为伴,岂不知,一个谎言乃需十个慌言去遮掩,你总会有机会识别他的其中之一。伪装者最终会聪明反被聪明误。

各位条友,你对“狡兔三窟”有何新的理解和高见,不妨在评论区留言,共同探讨新时代赋予老典故的现实栓释。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0)

相关推荐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