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虚拟偶像的商业价值 未来虚拟偶像可以代替真人偶像吗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把目光投向虚拟偶像,相对真人偶像来说,虚拟偶像至少不会塌房,那么,未来虚拟偶像可以代替真人偶像吗?如何看待虚拟偶像的商业价值?下面小编就带来介绍。

未来虚拟偶像可以代替真人偶像吗

最近两年频繁有虚拟偶像走进内娱市场,成为模特、歌手、爱豆等,很多艺人也定制了自己专属的虚拟形象,那么大家觉得这些颜值、实力趋近于完美,没有塌房风险,且越来越有自己独特个性的虚拟偶像,未来到底有没有可能大量取代真人偶像呢?

目前关于虚拟偶像的技术突破,主要还是集中于计算机视觉领域,也就是说在外观上虚拟偶像能做到与真人极为相似,但在虚拟偶像与用户交互的时候,表情、语言、动作却还是没有真人的感觉。而这些正是虚拟偶像未来能够越来越“拟人化”的重要因素。

针对开放式互动的需求,目前虚拟偶像仍然需要真人来驱动,以满足粉丝对于虚拟偶像智能化的需求。不过,在一些具有固定剧本且互动性较弱的场景中,如舞台表演等,制作一个无需真人驱动的虚拟偶像还是有可能的。

不可否认的是,虚拟偶像的出现确实对真人偶像形成了一定竞争关系。在当下这个人类偶像人设频繁崩塌的背景下,不管日后虚拟偶像是否会形成一种成熟的产业模式,对于真人偶像来说都应好好做人,遵守道德、法律,否则,虚拟偶像虽然取代不了所有真人偶像,但取代劣质偶像还是没问题的。

如何看待虚拟偶像的商业价值

最近,因明星代言人被爆出负面事件,合作代言企业损失不小。企业关注的焦点开始投向二次元世界的虚拟偶像。这些依托于虚拟场景、投影技术而存活的虚拟人物,无负面新闻缠身,还具有较高的周边产业开发价值,深受Z世代人群青睐。

虚拟偶像的商业安全感和可商业化程度,加之逐年增长的二次元用户体量,成为吸引越来越多企业关注的主要原因。企业或自主推出品牌虚拟代言人,或寻求与虚拟艺术家合作。

用户追捧、市场看好是否意味着虚拟偶像这一新兴业态将迎来蓬勃发展的春天?有分析认为,囿于目前较高的开发运营维护成本,虚拟偶像短时间内仍难以完全替代真人偶像。

尽管如此,相关从业者仍应未雨绸缪、早做打算,夯实产业长远发展基础,不仅要积累、升级必要的技术支撑,加强探索建设数字社会、虚拟世界,更需重视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制定运营规范。

虚拟偶像的幕后开发运营团队应认识到,强化原创、尊重版权是培育开发虚拟偶像的首要之义,是稳扎稳打构建公众影响力的重要基石。当虚拟偶像成功“破圈”、获得大量拥趸后,其文化作品、商业活动、言行举止的每一处细节都将被放大,为公众所关注、审视。虚拟偶像要想行稳致远,其开发运营的每一道环节必须经得起考验,切不可急功近利、冒侵权风险而自断后路。

对已经“C位出道”的虚拟偶像而言,开发运营团队要善用其广泛的公众影响力,积极承担导人向善、引人向上的社会责任,更多开展有益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实践,不能因一己之私捆绑用户,诱导粉丝过度沉迷虚拟世界。也不能一味强调虚拟偶像的商业属性,沉溺于带货销售、代言宣传,误导人们在非理性消费的歧途上一路狂奔。

(0)

相关推荐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