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名学生全是班干部 中学班上62名学生全是班干部

近日,有媒体报道,四川达州某初中学校一班级,62名学生全是班干部。不但有班长、学习委员、劳动卫生委员、纪律委员等职,还设置了电灯、风扇甚至厕所管理干部。该班班主任称,这样安排,是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提升责任感。

留言中,点赞的人很多。认为老师这样做,能让每个学生得到锻炼机会,公平公正,又符合教育规律。人人参与班级管理,能培养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和责任意识。

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让所有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真的是个好主意吗?恐怕事与愿违。

许多年前,就有专家提出,班级管理,要“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人人都是班干部,身份地位平等。人人有事做,责任义务共担。 这样,班级的管理就滴水不漏,班主任可以当甩手掌柜,只需适时“维护系统”即可。既尊重了学生的平等地位,提升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又加强了班级管理,老师还省心省力。想起来真美!

然而,老师们把专家这个理论付诸实践时,却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首先,不是所有学生都有管理能力,也不是所有学生都有责任心。很多学生连自己都管不好,怎么去管别人?

比如,性格内向胆小怕事的学生,你给他一个职务,比如教室电脑管理员,应该是很简单的工作吧?但是,课间的时候,别的学生胡乱弄电脑,他也不敢说,只能向老师报告,最后还得老师亲自处理。

一个做事没责任心的学生,假如你安排他管理电灯,但下自习后,他经常忘了关灯,还需要别的学生提醒。这样的干部,是形同虚设。

更重要的是,班级管理干部真的需要能力,不是任何人都能胜任。一是魄力,敢作敢为;二是胸怀,不斤斤计较,受了委屈也不轻言放弃;三是进取心,做事不甘人后;四是责任心,始终以大局为重,有责任意识。

在一个班级中,具备这些素质的学生不多,每届能遇上一两个,是班主任老师的运气。想让整个班都是这样的学生,那是痴心妄想。

其次,班级管理团队的成员,不是越多越好,要少而精。管理的人多了,做事的人就少了,此其一。

其二,多了和尚乱了法,你管的那摊子和我管的这摊子,总会存在交集,推诿扯皮是常有的事。最终的局面,往往是“人人不做事,事事无人管”。

让全班学生都参与班级管理的做法,违反了人类社会的基本组织原则。人类之所以拥有强大的能力,就是因为,大多数人向少数管理者让渡了一部分权利,从而将所有人的力量凝聚在一起,最终从原始丛林中一步步走出,成为地球的主宰。

事实上,该班主任是在班上没有人愿意当班干部的情况下,才想出这个主意。当班主任多年,我认为比较有效的班级组织形式,应该具有如下要素:

一、高素质的班委会。人数不宜多,班长总揽全局,另设学习、纪律、卫生、宣传、体育等5个委员,各管一条线。日常管理事务,各委员向班长报告,班长在职权范围内处理。重大事件才向班主任报告。

二、班级百分评比制度。各条线制定扣分和奖分规则,以小组为单位每月评比。

三、设计“一人一事表”,将劳动卫生纪律等一应班级事务,全部责任到人,各委员负责每日的扣分奖分。个人评分按月统计为小组评分,对小组实施奖惩。

上述班级管理模式,核心在于选拔得力的班委会干部。高素质的管理队伍,配合精细的管理制度和激励措施,就能把班级管理得井井有条。班主任才能从繁琐事务中抽身出来 ,认真做好育人和教学工作。

大家如有好的班级管理方法,欢迎留言分享!

(0)

相关推荐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