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级地震有多可怕 12级地震发生过吗

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12月24日在老挝(北纬22.33度,东经101.69度)发生6.0级地震,震源深度15千米。震源虽然没在我国,但是距离我国边境线只有4公里,造成我国多地震感强烈。

据网友反馈:西双版纳红河等地有明显震感,还有人在地震发生之前收到了地震预警信息。

事实上,此次6.0级地震发生之前,该区域就伴随着一系列小震,6.0级地震之后,当地又发生两次地震,震级分别是3.3级和4.9级。从统计数据来看,该地区在短短8个小时内就发生了6次地震。

而在此次地震发生前两点,在该震中附近还发生过一次6.0级地震。

中国边境地区频频发生地震,不禁让人们开始怀疑,小震频频出现,难道是大地震的前奏?

地震

能够引发地震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小行星撞地球,楼房爆破,原子弹爆炸,但是绝大多数地震都属于构造地震,构造地震占地震总数的90%以上,而构造地震所产生的破坏性也非常大。

构造地震的发生,主要是因为地球内部并不是一个冰冷的岩石,而是有一个炙热的地核,只不过地核处的压强也非常高,使得地核呈“高温高压”状的固体内核。而地幔层中的压强虽然也足够大,但是并不足以将其约束为固态,而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也正是因为如此,地幔层下方会受到炙热的内核影响膨胀而上升,当遇到上方冰冷的岩石圈时,又会受冷而下降,如此以来就形成了“地幔热对流”。

地幔热对流会带动着地球上方的板块缓慢移动,这就是板块漂移,在板块移动的过程中,就可能会发生碰撞,坍塌,因此形成了地震。

也正是因为如此,在板块交界的地方更容易发生地震,科学家们根据这些绘制出了“地震带”,而我国就位于两大主要地震带上,分别是:环太平洋地震带欧亚地震带

此次地震虽然震源中心不在我国,但老挝仍旧位于欧亚地震带上,欧亚地震带是全球第二大地震带,从印度尼西亚开始,经中南半岛西部和我国的云、贵、川、青、藏地区等。欧亚地震带所释放的地震能量占全球地震总能量的15%,主要是浅源地震和中源地震,缺乏深源地震。

这条地震带上地震非常活跃,地震经常发生,其中不乏给人们带来巨大灾难和损失的强震。也正是因为如此,当地频频发生地震才引起人们追问:在短时间内接连发生多次地震,是大地震的前兆呢?

小震是大地震的前兆吗?

每次大地震的发生,都会给人们带来无尽的痛苦和损失,也正是因为如此,提到地震人们总是会担忧和害怕。但实际上地震在地球上非常常见,全球每年都会发生大约500万次地震,其中绝大多数地震人们都感觉不到,只有大约5万次的地震可以被人们感觉到。

另外,大地震发生的次数非常少,全球每年会发生大约100多次6级以上大地震,这其中有许多发生在深海或者无人区中,对人们的影响非常小,只有极少数的地震会给人们带来沉痛的回忆。

地震的分类有很多,其中有一些属于孤立性地震,这种地震能量基本上是通过主震一次性释放完毕。

主震-余震:主震发生之后,紧接着会发生一系列余震,其中主震占据地震能量的90%以上。

双震:一次地震活动过程中,90%以上的能量在发生时间接近、地点接近、大小接近的两次地震释放。

震群型地震一次地震是通过多个震级相近的地震释放,没有明显的“主震”。

从目前来看,我国和老挝边境发生的地震属于“双震型”,时隔4天发生了两次6.0级地震,其余均是小震,不过暂时还没有专家对此进行分析后续是否会有震级更大的地震出现,所以生活在附近的人们也不要放松警惕。

按照一般规律来看,5级以下的地震积累的能量时间较短,大约需要300年左右,但是8级以上的大地震就需要长时间的能量积累,大约需要10万年以上。

这就意味着,位于地震带上的地区,如果发生小震,并非完全是坏事,因为小震群都是能量释放口,在能量还未积蓄到更大的时候发生大地震,从而减小大地震发生的可能性。

相反,如果一个本该活跃的地震带,但反常地长时间没有发生地震,反倒值得人们警惕,因为它可能是在积蓄能量,一旦发生地震,将可能会造成更大的损失。

只不过这次地震究竟是大地震的前兆,还是小震群释放能量,还需要根据专家的评估后才能知晓,根据目前已有的资料,暂时还无法解答。

#老挝6.0级地震 云南多地震感明显##老挝发生6.0级地震##地震##老挝6.0级地震#

(0)

相关推荐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