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锷子孙后代现在还有吗 蔡锷后人现状如何

蔡端参加工作后,养母刘侠贞曾试探性地问儿子:“你想回去找她(生母)吗?她毕竟是生你的人,你随时可以回去。”

蔡端听了后却赶忙道:“我感激生母,但我更明白‘养我之母大于天’,只要您在,我断不可能抛下您。”

蔡端和父亲蔡锷一样具有悲天悯人的情怀,蔡锷自小在贫困中长大,而蔡端也因父亲早逝一度过着贫穷的日子。

蔡端十多岁时,因为大叔叔蔡松垣(蔡锷大弟)败家,蔡家的房产竟被他抵押了。眼见一家子没了住所,刘侠贞曾试图依靠蔡锷名气做一些“争取”,可结果却反弄得蔡家声誉受损。

因为此时刘家也已家道中落,刘侠贞和蔡锷母亲王太夫人只得住进了长沙南门外天鹅塘樟树园一号的寓所,因为住房狭小,王太夫人去世时,蔡家曾不得已将吊唁移到中山堂进行。

蔡端真正直观地感受到父亲的影响力之大,正是在祖母的葬礼上。

王太夫人过世这年,即1935年,距离蔡锷离世已经过去了20个年头。王太夫人过世的第三天,湖南省主席何键就向各界发出了通电。

之后,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南京国民政府主席林森、行政院院长汪精卫等大人物,都予以了极大关注。看到纷至沓来的挽联,蔡端惊呆了。

更让蔡端没想到的是,相关重要人物关注到了蔡家的贫困,并纷纷请求政府“从优颁给治丧费” 。而湖南本省士绅对蔡母的葬礼也十分重视,并推动省政府隆重筹办。

各方作用下,蔡端祖母的葬礼被办得分外隆重:省库安排治丧费五千元,省政府主席何键主持丧事,随后还成立营葬事务所……

王太夫人的葬礼仪式持续了一个多月,6月8日,王太夫人的灵柩才终于起运,用汽车运回邵阳县原籍安葬。当日执绋者是省主席何键,为了彰显对蔡锷之母的敬重,当地政府还派出了军警前往现场指挥。当日,长沙城里一路送葬的就有九千余人,沿途商店纷纷放鞭炮致哀。

蔡端知道,祖母葬礼的超高规格,是父亲蔡锷人格和功业的感召。

王太夫人去世六年后,蔡端养母刘侠贞辞世。刘侠贞辞世这年,蔡端与妻子刘淑芸的长女蔡安慈刚刚两岁。

养母去世后,蔡端与生母往来便也不再有任何顾忌了。母子俩都非常珍惜在一起团聚的机会,可因为多年来一直未生活在一起,他们之间总不似寻常母子那般亲昵。

此后多年,一心想为蔡家延续香火的蔡端又接连生下了四个女儿。连生五孩,皆是女娃,这样的结果,多少让蔡端有些失落。 可生母潘蕙英却安慰他道:

“你弟弟永宁已经有了两个儿了,再说,女孩男孩都是蔡家血脉,都一样的。”

潘蕙英口中的“两个儿”,是蔡永宁和妻子谈素所生的长子蔡协和次子蔡祺。他们分别生于1946年和1949年,他们的出生地都是云南昆明如意巷。期间,他们和两个姐姐蔡慈、蔡群,都由祖母潘蕙英照顾。

照顾几个孙儿的同时,潘蕙英常惦记长子的几个孩子,偶尔,她还会给他们寄些吃食。相比对待子女,她对几个孙儿明显更加宽容,她总说:“我的任务是教育子女,孙辈的教育是他们(子女)的事儿。”

潘蕙英(前排中)与两个儿子一家、女儿一家合影

潘蕙英嘴上虽这样说,实际上却并未如此做。孙儿们刚刚学会走路时,她就开始和他们讲爱国故事,并教他们读书识字,显然,她对孙辈的教育比谁都上心。

1951年,是潘蕙英的57岁高寿。这年初夏,朱德老总邀请他们一家前来北京定居。接到邀请后的那天,潘蕙英失眠了。她习惯了昆明的生活,可她也想念北京的棉花胡同,那个地方,有她和丈夫蔡锷的许多美好回忆。

思虑再三后,潘蕙英带着一家人再次回到了北京。

此后数年,人们总看到一个步履蹒跚、满头银发的老妇人在棉花胡同踱步,有时,人们还听到她嘴里念叨着啥……

入住北京仅仅5年后,潘蕙英因病辞世,走时,这个已经守寡整整40年的女人,脸上竟含着笑。或许,她是为自己终于能与丈夫团聚而高兴,或许,她是为国家终于走向独立、自主而高兴……

潘蕙英珍藏的九封家书,后来一直被珍藏在长子蔡端手中。再后来,蔡端亲手将这些家书赠给国家博物馆收藏。

潘蕙英生前与长子、次子合影

潘蕙英走后,蔡家子孙大多生活在北京,并一直过着平静安宁的生活。

对于眼下的平静安宁,蔡家人分外珍惜,作为革命后代,他们深知:静好岁月的背后,是先祖和无数革命者的负重前行!

(0)

相关推荐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