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和看书的优缺点 听书和看书效果一样吗

我个人喜欢听书。平时工作忙,下班路上、做家务时,利用碎片化时间听书,感觉方便快捷。

坚持了4年,收获挺大。于是也给孩子付费了许多课程,如国学启蒙、博物认知等。

孩子也挺喜欢,每天都听。但时间一长,问题显现:孩子不爱读绘本了。同样的故事,她更喜欢听。

不仅我的孩子如此,身边许多孩子亦如是。我小侄子已经9岁,已能自主阅读。但同样一本书,他也更倾向于听书。

有父母觉得听书也行呀,反正都是学习,只要孩子学,我就不焦虑。有的父母隐隐感觉不对,发出疑问:这样好吗?有阅读学习来得好吗?

这事儿要分两种情况来说—— “听书、听故事”是机器讲还是人来讲。

我们先看人来讲。

如果人来讲,比如《海底两万里》,一个人站在孩子面前,读给孩子听,或者组织语言把故事讲给孩子。

那么,这种方式的听书和阅读各有千秋。不能简单地说谁好谁不好

美国科学家做过一个实验:同样一个故事让人讲给孩子听,另一组拿着绘本原本地读给孩子听。

结果听故事的那一组孩子更能重复故事,因为孩子从讲故事人那里观察表情、语气等,获取更全的信息。让故事在脑中印象深刻。

读绘本的那一组孩子更能组织语言。绘本上的语言是书面语,孩子接收这种语言再根据图画自己吸收成自己的。

两种方式各有好处。

因为真人互动,永远是最好的学习方式。人来讲给孩子听,也属于真人互动,孩子当然也能学到知识。有心的父母可以两种方法都用。

那机器来讲呢?

机器讲就是用手机、小米音箱等音频播放设备播放音频给孩子听。

孩子能接触到的只是音频内容,没有互动。这种形式的学习就远不如阅读了

在《脑与阅读》这本书上说,人类文字在设计之初就是遵循了大脑认知规律的。由最初的象形字到今天“进化了”的字形,都是为大脑而设计的。

大脑中处理文字的部分在阅读时异常活跃,结合视觉、联想等区域进行信息交换,学到更多的知识。

所以,如果没有互动,阅读比单纯的“音频播放”效果要好。

听书是辅助学习方式,对于时间不充裕的成年人来说,是学习的好方法。但对于孩子来说,虽也能学点儿东西,但不算最佳最佳方式。

请记住:越是容易的学习方式,学习效果越不好。越是经过大脑整合,经过冥思苦想的学习,效果最好。

(0)

相关推荐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