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教师资格证需要什么条件 师范专业要考教师资格证吗

近日,教育部发文,将推进师范生免试认定中小学教师资格。这条重磅新闻对基础教育的发展将产生深远影响。

目前,毕业即能取得教师资格的,只有部属六所师范大学的公费师范生。这六所师范大学全都是211重点大学,培养出来的人才,质量是没得说的,但数量有限。每年招录不到1万人,其中还有很大一部分违约,没有走上中小学教师岗位。

要打造一支高质量的中小学教师队伍,仅依靠这六所部属师范大学远远不够,必须大力发展师范教育,培养出更多适教乐教的优秀中小学教师。

我国的师范教育,曾经有一个辉煌时期。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人口增长很快,加上国家要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中小学教师的缺口非常大,于是全国各地纷纷开办师范学校。

县一级有师范短训班,地市一级有中等师范学校、高等师范专科学校。省一级更不用说,多数综合性大学都开设有师范专业。

那时候的师范生,毕业前要实习半年(或几个月),毕业后直接认定教师资格,分配到教学岗位,不需要考教师资格证。

那时候的师范毕业生综合素质还算不错。因为对农村人来说,读师范可以转户口、分配工作,相当有吸引力。很多成绩好的学生不惜放弃读重点高中的机会,选择读师范当老师。

现在年龄小于四十岁的人,可能不知道什么是转户口。“转户口”是指农业户口转为非农业户口。两者差别可大了。

农业户口要耕种责任田,每年按田亩数向国家上缴公余粮,农闲时还要参加义务劳动。面朝黄土背朝天,一年到头勤扒苦做,手上很少见到现钱。缴完公余粮后,剩下的粮食还未必能填饱肚子。

而非农户口呢,没有责任田,自然也不用上缴公余粮,不用做义务工。国家会按月分配粮票,即所谓“吃皇粮”。教师是非农户口,每月有粮票和工资,职业优越性可想而知。

那时候公办教师是干部身份,有机会直接调到机关事业单位。不像现在,公务员与教师的职业身份泾渭分明不可逾越。

目前还在讲台上的六零后和七零后,大多数是那时候的师范生,可以说是这批人支撑起了中国近三十年的基础教育。

随着国家人口政策的调整,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开始,新生儿数量显著减少,随之而来的是中小学校和老师过剩。农村开始撤点并校,师范学校开始缩减招生名额。

县一级师范短训班早就关停了,地市一级中等师范学校转办普通高中和职业学校,或与其他学校合并,综合性大学也减少或取消了师范专业。师范教育从此没落。

师范教育的没落,既与生源变化造成的需求萎缩有关,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吸引力持续下降也是重要原因。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农业税取消了,非农户口没有供应粮了,师范毕业生不包分配了。市场经济激发出无穷活力,一个初中毕业的孩子去沿海打工,收入也比当老师强。当教师工资已经赶不上社会平均工资时,愿意读师范当老师的学生就越来越少了。

其间至少有十余年,农村和县城学校很少招聘新教师。2010年后适龄少年儿童数量开始回升,中小学教师不够用了,才启动招聘。

这时候大部分师范学校都停办或转型了,只好将准入条件放宽,不限专业,只要能有教师资格证就能参加考试。而考教师资格证又相对容易,以致那几年进了不少资质平庸的教师,有些在读初中和高中时甚至是班上成绩最差的学生。

虽然说学生时代成绩差,不一定代表教学水平低,智商、情商与性格,都会影响一名教师的教学能力。但很显然,将智商更高的人筛选出来当老师,教师群体的综合素养更有保障,这一点毋庸置疑。

事实上,教育就是一个分级筛选的过程。经常有人抱怨在学校里学的东西没有用,实际上真的没有用,最大的作用就是对智商不同的人进行分类,然后让他们去承担不同的社会责任。我们赖以谋生的绝大多数技能,都是参加工作以后学会的,大学里学的东西也只是皮毛,更不要说中小学阶段的知识。

但是基础教育不能永远只是一个筛选器,教师不能永远只是一个课堂管理者。当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我们需要更高质量的劳动力,这就需要对人的思维方式进行系统性优化。智识平庸、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教师无法承担这样的工作。教育高质量发展,呼唤高质量的师资。

师范生不用考教师资格证,就是师范教育的强势回归。毕业后直接参加教师招聘考试,将对其他专业的学生产生挤出效应

师范生考教师有优势,高考填报师范专业的考生就会增多。填报师范专业的考生多了,师范专业的分数线就会提高。师范专业的分数线高了,师范生的质量就会提升。如此形成良性循环,教师职业的门槛将进一步提高。

当然,这个推导要成立,前提是教师职业要有吸引力。这两年高考填报师范专业的考生确实在增多,不排除疫情的影响,以及全世界的经济增长遇到瓶颈,可见的行业风口越来越少,人们更倾向于获得一个旱涝保收的稳定工作。客观地讲,中小学教师工资不低于公务员工资正在逐步得到落实,才是更主要的原因。

公务员和教师这两个职业其实各有优势。公务员社会地位高、发展空间大,教师有寒暑假、人际关系单纯。如果能够落实教师工资不低于公务员,以后大学生选择考公务员还是考教师,也许更多的是从人生理想、性格爱好出发,而不是纠结于工资多少。

(0)

相关推荐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