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17真的无法拦截吗(东风17和东风41哪个更厉害)

“东风”17为什么无法拦截?其综合性能有多优异!

“东风”17有哪些技术亮点?美国专家:全球没有任何国家能够拦截

被外媒大肆报道,军迷们纷纷眼馋的“东风”17为什么无法拦截?它到底包含了哪些技术手段?

2019年10月1日,中国火箭军的“东风”17亮相于国庆阅兵仪式上,俄国科学院远东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卡申甚至直截了当的说——抵消中国战略威慑的能力都是徒劳的。

军迷们眼里“东风”41与“东风”17性能都是我国火箭军装备中的佼佼者。但“东风”41与“东风”17的实战用途却大不相同。

“东风”41属于核弹、洲际导弹系列,主要是起到威慑作用,归属于最后一道防线。而“东风”17属于中近程导弹,作战范围2500公里以内,可以投入实战使用。

那可以在实战中投入的“东风”17到底有多强大?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东风”17的优异性能以及它的抗拦截能力。

末端变轨能力

灵活多变难拦截

“东风”17采用助推-滑翔复合的钱学森弹道。

传统弹道导弹的弹道是固定的。这种弹道可以分为动力段和被动段两个部分,火箭发动机会在动力段将导弹按照一定的发射角度加速到一定的速度,在到达关机点后箭体与弹头分离,弹头进入被动段后,经过在大气外层的自由飞行阶段,以抛物线弹道飞行直至命中目标。

而采用钱学森弹道的高超音速弹道导弹,弹头在进入大气层之后,会依靠弹体产生的升力调整姿态进入滑翔飞行状态,而不是像传统的弹道导弹的弹头一样直接一头砸在地上。

从图上看,“东风”17的弹头又长又扁,完全不同于之前圆球形的弹头。从弹头侧面看,弹头下面一侧是平面,上面一侧凸起来,两边比较薄,在弹头尾部还设计有两片小尾翼,这两片小尾翼的设计就是用来调整导弹飞行姿态的气动舵面。

也就是说,“东风”17的这种设计,可以保证它在进入大气层之后,根据实际情况需要变换飞行姿态。

这种采用三角流线型结构的气动外形设计,就是乘波体。乘波体就是飞行器前端高超音速飞行的气流,会以击波的形式打在机身下部,被倾斜的机腹压缩,不断产生反弹的升力。这样机身飞行就像是骑在击波上滑行。

乘波体的气动设计可以最大程度上同时保证飞行器的容积率及升阻比,这种情况下可以搭载超大威力的弹头进行高超音速滑翔,并可以在垂直以及水平两个平面进行灵活的机动变轨。

“东风”17采用的是更先进的乘波体弹头,可以进行滑翔、水漂式飞行。其实双锥体弹头也能在大气层内层、外层的分界,依靠激波完成“打水漂”一样的跳跃,但由于升阻比不够好,无法像升力体弹头一样稳定的滑翔。

这种滑翔中的弹头可以以机动变轨的方式对抗敌方拦截,既可以在被发现的情况下通过机动来摆脱敌方拦截弹,也可以干脆选择规划飞行路径直接绕开敌方的拦截系统部署区域。

强突防性

超高音速难拦截

有人可能会说,“东风”17弹头上面有四个气动舵面,还是偏菱形的,风阻不是很大吗?怎么能超高音速呢?

“东风”17 明显是“东风”16的升级版,“东风”17是把“东风”16的弹头去掉,装上了一个崭新的尖弹头。粗大的下肢足以证明它使用的是火箭推进器。“东风”17的助推火箭弹体是“东风”16的货架技术,也正是这一点,“东风”17高超音速飞行,“东风”16给它加速,飞行速度非常快,超过6马赫,甚至最快可以达到10马赫左右。

与弹道导弹相比,高超音速滑翔武器的不同之处是再入大气层阶段。在上升段推进结束之后,载荷就会立即进入惯性飞行阶段,但高超音速滑翔武器在上升阶段推进器脱离后并不进行惯性弹道飞行,而再入大气开始高超音速滑翔。

根据实际作战需求的不同,某些型号还会加装小型推进发动机,这种加装发动机的设计不仅增加其突防速度,也大大增加了导弹末端的机动性,这种加装发动机的设计又称为战术助推滑翔器(TBG),理论上能和现有的巡航导弹具有相似的精准度。

“东风”17主要依靠运载火箭发射技术,将弹头加速到高超音速。也就是说在靠近大气层的临近空间,运载端与高超音速弹头分离,之后弹头在大气层中进入高超音速滑翔阶段。

在滑翔阶段,弹头再凭借自己优秀的气动外形做乘波体飞行,在大气层的边缘以高超音速飞行。

而传统的防空导弹系统中的拦截弹,其末端速度远远达不到“东风”17的超高音速速度。

反导导弹一般被设计成拦截一般的弹道导弹,对于机动能力超强,弹道捉摸不定的导弹一般都望尘莫及。

举个例子,你骑着一辆自行车去撞一辆疾驰而来的轿车,这种情况下,你就必须得保证一次把它撞坏,因为如果一次没有撞上,那你就彻底没有机会了,在轿车疾驰的情况下,你还能追得到吗?

可能轿车直线行驶你还有撞到的机会,那如果它末端变轨呢?如果马上到你跟前的时候它突然拐弯了呢?那你就只能眼睁睁看着它扬长远去了。

对于反导导弹拦截系统来说,“东风”17的拦截就是这个道理。

高效的末端机动,强突防性都离不开其优秀的机动外形的设计,但也正是这种设计,使得“东风”17没有被拦截的可能。

曲率影响难探测

我们先来看看,拦截系统一般是如何拦截导弹的?

一枚弹道导弹发射时,首先和他打交道的是敌方预警、探测体系中的红外预警卫星,如美军的SBIRS天基红外系统。它是通过使用红外传感器探测火箭发动机高温尾焰的方法对弹道导弹的发射进行预警。

在红外预警卫星发射弹道导弹发射后,拦截系统就会进入第二个阶段。

第二个看门神,也就是陆基、海基弹道导弹预警雷达。它会根据卫星提供的弹道信息对该空域进行搜索,并引导拦截弹进行拦截。“东风”17并不能躲过红外预警卫星的探测,“东风”17要躲过的是第二阶段的导弹预警雷达。

受到地球曲率的影响,雷达对空中目标的探测会受到干扰。飞行高度低于一定数值的目标,会因为被地平线遮挡而无法被探测到。

传统的弹道导弹,弹道几乎都是在飞行高度较高的散逸层,非常容易被预警雷达发现。但使用钱学森弹道导弹的“东风”17超高音速导弹,后半段射程在大气层内层滑翔,且飞行高度不断变低,也就是说,“东风”17的飞行高度,通常是低于雷达探测范围的。

如此以来,“东风”17非常容易把自己隐藏在敌方雷达的探测盲区中,当弹头最终进入敌方雷达的探测区域时,对于陆基远程预警雷达来说,捕获它的有效距离会跟着大幅缩短,这代表敌方需要投入更多预算和资源建立与维护空载/轨道监视预警系统,才能有效发现“东风”17高超音速滑翔武器。

以现有陆基或海基早期预警雷达为基准,一般来说,可在命中14分钟前侦察射程3500千米左右的弹道导弹发射轨迹,但如果换成飞行高度较低的高超音速滑翔武器,有效预警时间就缩短为4分钟。

这不论对于机动目标还是固定目标而言都是非常短的预警时间,这就使得敌方错失了很大一段拦截窗口,最终不得不以末端拦截普通巡航导弹的手段进行防空抗击。

“东风”17在射程最初的数百公里内以传统抛物线轨道飞行,此时其实是“东风”17最容易被拦截的阶段,因为每一个弹道的轨迹点都可以根据火箭发动机关机点的角度和速度进行判断。但是,这段距离会被我军空海力量的掩护覆盖。

在自由段结束进入路程近千公里滑翔段后,“东风”17弹头的飞行高度不会超过60KM,而雷达在1000KM的探测距离上,探测高度下限往往是70-80KM。这种巧妙地针对性设计会让敌军的弹道导弹预警系统变得十分尴尬。

而且就算某个预警雷达撞见了滑翔阶段飞行的“东风”17也不要紧,现有的中段拦截弹都是以“守株待兔”的方式,提前瞄准传统弹道导弹弹头即将到达的轨迹点来进行拦截作业,拦截弹的末端机动性能非常差。

用现有的中段拦截弹拦截“东风”17,很容易出现拦截弹不如目标机动性能好的情况。被米格-25戏耍的AIM-9就是个最好的例子。

目前美军反导系统有三级,第一级为中低空领域内进行拦截,主要使用“爱国者”防空导弹系统,这种导弹的射高拦截“东风”17远远不够;第二级是末端高空反导系统,如萨德反导系统,这种系统的射高可以达到,但在末端机动性能上,萨德远远不足。

因为萨德拦截弹的弹头是标准的圆柱形弹头,在平飞的情况下飞行阻力太高,没有办法像“东风”17一样高超音速滑翔,如果“东风”17做出机动进行规避的话,萨德拦截弹在做出同等机动的情况下,速度损失会非常大,追不上“东风”17.

综上所述,不变轨的弹道导弹已经非常难以拦截,因为速度太快,拦截窗口就那一次,成功率太低,而现存的拦截系统都是处于这一阶段。

至于“东风”17这种可以灵活变轨的弹道导弹,目前可以说,根本没有拦截的可能!

除了无法拦截,“东风”17的打击精度也十分优秀。

“东风”17优秀的末端机动变轨能力,搭配主动雷达制导,可以将导弹的打击精度提升到巡航导弹的级别,也可以在稳定的中继制导下攻击敌方机动目标。

为了提高导弹精度,在滑翔段“东风”17需要依靠双向数据链和惯导完成中继制导,在末端需要使用自带的主动雷达制导系统进行地形匹配或目标探测。

同时,“东风”17弹头的耐高温性也是其一个技术亮点。

看上图图片,“东风”17的弹头前半部分处有一块白色区域,它弹头的白色区域就是使用复合材料的雷达罩。

通常情况下高超音速飞行,快速飞行的导弹弹体会与空气发生摩擦,高速摩擦下产生超过2000K的高温。高温会对弹体内的各种电子元件的正常运行造成影响,甚至造成瘫痪。

如果没有隔热材料,弹体内的电子元件无法有效工作。更要命的是,很多雷达罩上使用的这种透波复合材料和普通弹体使用的合金在极端高温下也会发生变形,美军的HTV-2项目最终失败就是因为高温烧毁弹体导致的。

“东风”17使用的这种碳纤维材料,完美地规避了因高温引发的种种问题。

“东风”17导弹还可能会再次升级。

我国耗资4600万建造的JF12激波风洞,其飞行条件达到了在25至40公里的高空中进行5至9倍音速的高超音速飞行。高超音速发动机需要的实验时间至少60至70毫秒,而JF12激波风洞已经能做到100毫秒,国外的相关风洞大约为30毫秒。

利用这种设计,我国可能还会研制出更多的高超音速导弹。大家觉得“东风”26、“东风”31、“东风”41等以后会不会也进行升级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0)

相关推荐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