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为什么那么贵(茅台酒的历史)

应该说茅台酒和盐有很大的联系。

贵州地区自古就交通不便,相对与世隔绝。而且食盐匮乏,贵州地区先民的用盐主要是依靠山西盐商经过四川地界运入贵州。

据说贵州茅台镇很早就有酿酒的历史,不过在太平天国末期。翼王石达开率军出走,行至贵州茅台镇附近的时候和当地军民发生战争,导致茅台镇众多的酒坊被毁。很多酿酒师也是走的走,死的死!

后来贵州遵义县团溪人,华联辉在被毁的茅台镇重新召回酿酒师。建立了成裕烧坊,再加上后来成立的荣太和烧坊、恒兴烧坊。“三大烧坊”就是现在茅台的前身。

其实在三大烧坊的发展中产生过很多争斗,比如原料买断,争抢巴拿马万国展会金奖的归属权等。曾经一度把官司打到省府。

不过三大烧坊在新中国成立后就被合并成为了地方国营茅台酒厂,也就是现在的茅台集团。

我国各级都有传统的酿酒作坊,用当地产的高粱,玉米小麦,甘蔗等等为原料,用当地含有各种矿物质的水而酿造出不同口味,不同特色不等价格的酒,茅台酒一样,用当地含有优质矿物质的赤河水,采用传统的酿酒秘方而酿造,酿出了中国最出名的茅台酒!

1949年前后,茅台镇酱酒酒生产凋敝,仅有三家酒坊,即:华姓出资开办的“成义烧房”、称之“华茅”;王姓出资建立的“荣和烧房”,称之“王茅”;赖姓出资开办的“恒兴烧房”,称“赖茅”。这三家酒坊又有什么历史呢?下面我们先聊聊这三家酒坊。

清咸丰四年(1854年)爆发杨龙喜领导的”号军”起义,清廷派兵进剿,与”号军”激战于茅台,茅台镇数十家酒坊毁于战火之中,战争过后,村寨夷为平地, 烧房主人也不知所踪, 茅台镇酱酒的生产也一度中断,后来官府将酒坊收为官产并对外出售,华联辉之母彭氏曾经品尝过茅台酱酒, 嘱咐华联辉去茅台镇时带些回家。同治元年(1862年)华联辉购得杨柳湾酒坊旧址,并寻回酒师重新酿造茅台酱酒,起初仅作为家庭饮用及馈赠亲友,并不对外销售,因酒好质佳亲友纷纷前来索要,并要求按价让购,华联辉于是扩大生产增加产量,这就是“成义烧房”也就是我们熟知的“华茅”。

有以下几点原因:

1、历史悠久:

据史书记载,公元前135年,汉武帝令唐蒙出使南越,唐蒙在南越国(今茅台镇所在的仁怀县一带)所产的构酱酒。后此酒受到汉武帝的称赞,并留了“唐蒙饮构酱而使夜郎”的传说。

据清代《旧遵义府志》所载,道光年间,“茅台烧房不下二十家,所费山粮不下二万石。”1843年,清代诗人郑珍咏 赞茅台“酒冠黔人国”。1949年前,茅台酒生产凋敝,仅有三家酒坊,即:华性出资开办的“成义酒坊”、称之“华茅”;王性出资建立的“荣和酒房”,称之“王茅”;赖性出资办的“恒兴酒坊”,称“赖茅”。“华茅”就是现在的茅台酒的前身。

2、制作工艺独特:

贵州茅台酒是以优质高粱为料,优质小麦制曲,每年重阳之际投料,巧妙地利用茅台镇特有的气候,优良的水质,适宜的土壤,采用了一系列与一般白酒截然不同的高温制曲、高温堆积,高温酒,轻水分入池等工艺条件,经过二次投料、九次蒸馏、八次发酵、七次取酒、分型入库、长期陈酿、精心匀兑而成。

3、贵州茅台酒素味道特别:

以低而不淡、香而不艳著称,被尊为国酒,是世界三大名酒(另外两种是英国英国苏格兰威士忌、法国柯涅克白兰地)之一。茅台酒具有“酱香突出、幽雅细腻、酒体醇厚、回味悠长、空杯留香持久”的独特风格。侨胞称赞茅台酒为“祖国之光”。

(0)

相关推荐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