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中国人死的最多(二战中国人为什么死了这么多)

根据两国官方的统计数据,中国正规军队的阵亡数量高达138万,各种不可恢复减员加在一起超过240万。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的伤亡,也高达60万左右。而日本的不可恢复减员在80万左右。根据估计,正面战场上,中日战损比约为6比1;敌后战场上,借助游击战和运动战,战损比约为3比1。

为什么抗日先烈要付出更多的鲜血才能击败日本军队?

首先我们知道参加抗战的中国军队并不只是一线军队,还包括了军阀的军队,以及各路民间抗日武装改组的军队。这些军队的训练度和装备都参差不齐。很多部队的装备极差,比如说出川抗日的川军,很多人装备的步枪都没有膛线了。用这样的步枪射击,就相当于拿到一把18世纪的滑膛枪,根本就没有什么精准度可言。部分派系的部队严重的缺乏弹药,我们党领导的敌后游击队更是严重的,缺乏弹药。每名士兵每年只能分到八发子弹。而重庆中央咋有各种各样的借口,不给军饷,不给弹药。或者只给编制上的弹药,而众所周知,敌后抗战的部队在后期已经高达100万。如果仍然按照18集团军十几万的编制,发放弹药,都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没有足够的弹药就不能对日本驻军形成歼灭性打击。

其次,日军具有明显的火力优势。并不单单指陆军装备。在前期日军有着明显的空中优势,中国军队在正面,如果进行大规模的集结,就会遭到日本的野蛮轰炸。此外,日军还对中国的大城市进行了轰炸。在广州,武汉等城市沦陷后,中国的所有军工业都集中在了重庆。因此,日本为了毁灭中国的战争潜力,对于重庆实施了野蛮的轰炸,造成了数万平民的死亡。中国军队一旦在前线集结,就会遭到日本军队的空袭,连敌人的影子都没有看见,就遇到了严重的伤亡。淞沪抗战的战场上,日军使用海军大口径舰炮,进行战场支援。被海军舰炮轰炸的地区,一切建筑都夷为平地。日本陆军普遍装备的中口径火炮,射程高达十几千米,可以在交战距离之外就轰炸中国军队,特别是使中国军队在防御作战时,要不停的遭受伤亡,士气遭受严重打击。

第三就是国军的身体素质。当时中国的经济实力远远的落后于日本,反映到平民的身体素质上,就是很高的营养不良率,很高的孕产妇,死亡率,以及很高的寄生虫患病率。南方的很多军队流行血吸虫病,因为喝不上开水很多士兵都得上大肚子病。因为吃不饱饭,很多士兵得上营养不良,行军打仗都没有力气,一旦被日本击破,军队很难撤出去,因为撤退速度远远跟不上日本的追击速度。近距离发生白刃战,中国军队面对日本士兵非常的乏力,因为白刃战是非常消耗体力的事情,一旦在白刃战的时候,因为疲惫而不能行动,那就和等死没什么区别了。

远距离交战的时候,缺乏弹药,而且被日本炮兵空军轰炸。近距离作战的时候,白刃战又缺乏体力,因此,中国军队面对日本的时候是极端不利的。

实际上,根据统计,在正面作战的时候,国军的伤亡和日军差不多,大部分的伤亡发生在轰炸阶段和撤退阶段。在弹尽粮绝被迫撤退时,一旦遭遇日本军队,毫无作战能力的军队就会发生溃败。然后被日本凶残的屠杀。在淞沪抗战,台儿庄会战,雪峰山会战,衡阳保卫战,中日军队的战损比基本都在1比1左右,这说明在客观条件差不多的情况下,中日军队的战斗力相仿。领导的敌后军队,其伤亡较少,主要原因依然是在撤退阶段,游击部队可以散入民间,使得日军无从追杀。日军可以击败游击队但是始终不能彻底消灭游击队。而游击队可以逐渐恢复力量,扩充力量,最终转化为能打运动战的正规部队。

但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依然坚持了很长时间,即使在最困难的情况下,前线中国军队的数量仍然是日本的4倍,中国军队控制的领土依然超过日本军队占领的领土,中国依然保存着两亿多人的人口的大后方,所以说抗战中国并不落于下风。虽然中国军队的实力较差,但是抗战英烈们的顽强精神,遏制住了日本法西斯的侵略野心,将日本军队的大部分牢牢地牵制在中国,使得日本的败亡已经是板上钉钉了。

(0)

相关推荐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