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年出现23次(难忘今宵是哪一年春晚开始唱的)

说到春节联欢晚会,就不得不提1983年。1983年,那是春晚诞生的时候。

而说到春晚,也不得不提到李谷一,不得不提到《难忘今宵》这首歌。

1983年第一届春晚,其时李谷一已经红遍大江南北。李谷一第二天年初一有在深圳以南地区的演出,观众都是港澳同胞。为了请到李谷一,工作人员特别开设专门通道,专车接送,免检往来。才兼顾了两头。

1983年李谷一在春晚的舞台上演唱了7首歌,那一年,观众通过“四部电话”打到中央台的声音,都是要听《乡恋》。那一年,《难忘今宵》还没有出生。

1983年的春晚甚至连彩排都没有,大家也不知道能不能有第二次。只是所有人都竭尽全力。

刚刚离开我们的赵忠祥老师曾经说到,黄一鹤导演是非常重感情的人,每年春晚的演出之后,他会把没走的人员聚在一起。

“他会先祝酒,但是还没说上两句,就会失声痛哭,是剧烈爆发的痛哭。”

《难忘今宵》是黄导在1984年春晚前的一个想法,这么大的晚会,该有一个终曲。《难忘今宵》是黄一鹤导演内在感情孕育而成的婴孩。

作词是我国著名词作家乔羽老先生,就是那位写出过《让我们荡起双桨》的老前辈。

作曲则是王酩,这是一位想象力丰富情感充沛的艺术家,他给乔老爷子深厚的词配上了十分温馨甚至有些许伤感的曲子。

这在当时的春晚导演组里引起了很大的争议,一般来说,这样大的晚会,结束曲一般都是激昂而催人奋进的。这样的作曲真的合适吗?

被找来的李谷一当时表态:“现在这只是一张纸,要想知道它是什么样的就必须让他立体。”

立体就是录出来,其实,看到这样的词曲,作为歌唱家的李谷一内心喜悦万分。这是多么棒的词曲啊,我一定要唱好它。

两天之后,导演打来电话告诉李谷一,通过了。

二战时,在饱受苦难的苏联士兵中,传唱最多,最能鼓舞士气的歌不是国歌,而是温暖的《喀秋莎》。

情感,是这首歌的核心表达,也是李谷一将这首歌唱为经典的秘密所在。

李谷一开始歌唱前的歌词朗诵是提前录好的,是黄一鹤导演的特别安排,他还担心在这样的舞台上推出新歌会有接受的难度。

可后来,它成为了一个象征。春晚的象征。

青山在,人未老。

“青山在,但人是会老的”,李谷一说,“不老的是民族精神,名族文化的传承,我老了,但是看到后继有人,我非常高兴。《难忘今宵》表达的,就是在这样一个时刻,所有华人的团结和欢聚。”

人间之意,词曲只能表达万分之一。《难忘今宵》早就不止是一首歌,她唤起的,是我们整个民族的动容。

(0)

相关推荐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