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中的工夫茶几大解释(人走茶凉什么意思)

工夫茶的俗语大多出自潮汕,有道明饮茶礼仪的,有指导警戒人生道理的,都是潮汕历史文化的沉淀。

1.酒满敬人,茶满欺客

饮酒时,一般要通过“满上,满上”来表示饮酒者的待客热情与干杯之豪爽,茶却不同。斟茶时,一般只可斟若茶杯的七八分满。潮汕工夫茶的茶台上,若是主人斟了九分或者十分满的茶,则暗示“送客”,即给你尽可能多的茶,你喝完了喝够了就赶紧走人。因而,潮汕工夫茶中,“茶满”意味着送客、赶客走人。由于若深杯本身较小,潮汕工夫茶的品饮又讲究“烫嘴”,故而如果斟茶过满,则容易在递杯过程中将茶汤洒出,也容易烫到客人的手,因而显得不礼貌,不够周到,所以这才有了茶不可斟满的“饮茶观”。

2.先客后主,司炉最末

泡完茶之后,应当先敬客人,再敬自家人;先敬远宾,再敬近邻。而第一泡茶,泡茶者(亦称“司炉”,掌握火候,冲罐的人)是不能喝的,一般要等第二道才轮到自己喝。以先客后主的习惯,来表示对客人的尊敬和主人自身的谦卑。

3.强宾压主,响杯擦盘

客人喝茶提盅时,不能随意把盅脚在茶盘沿上擦,茶喝完放盅要轻放,不可发出太大的声响,否则会被认为是“有意挑衅”。潮汕工夫茶的茶盘、茶杯一般都是陶瓷制成的,碰撞时容易发出刺耳的声响,如果还斜擦、重放,自然显得不礼貌,因为潮汕工夫茶讲究“工夫”、精细、静谧,“静”与“慢”是潮汕工夫茶文化的精髓,这其中包含了岭南人固有的悠闲与细腻,与北方游牧民族的大大咧咧、铿锵有力截然不同。

4.茶三酒四彳亍二

这里说的是个别休闲活动时最适宜的人数组成;喝茶三人,喝酒四人,走走闲逛两人。饮酒需要四人为伍,是为了便于猜拳、行酒令;走走闲逛只能两人,一则有伴,另外一方面就是人太多想去的地方要商量半天,而两人同行,则非此即彼、好协调。至于喝茶三人为宜,这与潮汕工夫茶习惯上使用三个若深杯为一套,不知孰先孰后、孰为因孰为果了,此处留疑、有待考证。

5.水滚木汁流

“木汁”是眼泪的意思,“目”即眼睛,“目”的“汁”即眼睛流出的汁液,指的是眼泪。这是一个根植于乡土社会,带有浓厚的生活气息的俗语。在潮汕曾经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人饿了,去朋友家做客,原本去的目的是想“蹭饭吃”,但囿于人情和面子,不好意思直接表达自己是来“吃饭”的,于是就说成是“来找主人喝茶”;在潮汕,专门去别人家吃饭是不礼貌的,而专门喝茶则不同了,因为喝工夫茶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社交活动;这家主人真以为这位客人是来喝茶的,于是便热情地泡茶给客人喝。在潮汕工夫茶的茶艺程式中,备水(煮水)是开头的环节。泡茶的水煮开了,若是真心想喝茶,这时应该是最开心的时刻,而对客人来说,却是有苦说不出,茶汤消脂解腻,他肚子空空却还顾着面子喝茶,越喝越饿。

6.人走茶凉

其字面意思是,人聚在一起喝茶时,茶汤是热切的;喝茶的人走开了,茶也就变凉了。这个俗语,形容世事变迁,往事繁荣不再、某人不再身居高位后感受到的人事淡漠和世态闲凉。

7.种茶一二天,摘茶数百年

栽一颗茶树,不过是一二天的活。茶树长成后,却有数百年收益。这句俗语用于教导后辈勤勉耕作,才可得到后效回报。俗语本身采用了夸张的手法,事实上,种茶,不止是一两天的工夫,从茶园的开垦,到茶树的除虫除草施肥管理,需要常年的劳作;摘茶,若茶树健康存活,虽可采摘数百年,其产量却极低,普通的茶树一般三五十年即生命力下降,若要追求产量,则需铲除旧树、栽种新树。这句俗语还有另一套意味,与“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相似,意味着我们今天辛苦一两日种茶,可让子孙后代数百年都有茶喝,强调的是一种奉献喝爱惜后辈的精神。

8.假力洗茶渣

“假力”就是假装勤快的意思。为了一件事情主动去做,做对了是真“力”,效果相反往往会被讽刺为“假力”。潮州人一般不会把冲罐里的茶垢洗干净,因为茶渍越厚,冲出来的茶越有味,如果洗干净,就是“假力”,“假力洗茶渣”由此也成了民间训斥好心办坏事、弄巧成拙的一句俗语。

9.酒头茶尾最精华

喝茶不能只喝开头几泡就了事,一定要坚持到最后才可以尝到最好的。

(0)

相关推荐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